空間與人永遠是相輔相成的共生關系:空間給人以載體,人還空間以氣場。好的空間不但可以留住人,還能將人留得更久。最終能夠“留久一點”的卻不只是設計或空間本身,而是空間的體驗。
在濱海金茂智慧科學城示范區的涂料裝修中,SATIN將海洋的理念與建筑美學相融合,給大家呈現一處神奇的海洋之旅。
設計出發點以“海洋魚群風暴”為靈感來源,光的洗禮下魚鱗發生不同層次的變化被運用于裝置變幻的色彩之中,輕盈靈動似魚群形態。
藍色的玻璃藝術裝置捕捉到碧藍海浪的節奏與韻律,它將大海的聲音具象化,使得室內彌漫著大自然的浪漫氣息。
簡約形制的沙發,藍白相間的配色,巖板材質的邊幾......都以通透的靈動氣息使人感受到“風從海上來”自然愜意。
經典儒雅的白色肌理,結合海洋文化汲取其色調融入空間,再點綴零星的蔚藍色,使整個空間極具韻味。在各個區域中多樣而又不失協調色彩元素的運用,成就了其精髓與魂魄。
鵝卵石造型座椅,讓人沉浸于空間自然優雅的美學環境中,以非凡的形式感表達對大自然的親密感和對自然之美的驚奇。
猶如旋渦般自由上升的景觀樓梯,拔地而起,似海浪高高涌起。不銹鋼材質的藝術裝置以水的流動形態展現,以感性融合理性,以趣味性消解材質的冷感。
大面積的RIFLESSI NATURALI威尼斯灰泥加上MARMORINO瑪莫的肌理,讓整個的空間的更加的宏大和富有質感,仿佛在曲折回環的自然中穿梭。
“我發現記憶是通過材料傳播的,特別是當人們與材料進行緩慢,持續的接觸時?!彼囆g家吉姆·霍奇斯正是據此創作了《海面上的鏡子》,將時間性,海浪的瞬間和更廣泛的存在主義思想問題融入藝術作品中。
藍白色的泡沫裝置,由下至上升騰而起,是海洋在呼吸,陽光下燦爛無比。
“海底隧道”以燈光幻影迎接每一位“海底”來客,3D裸眼黑科技伴著腳步丈量所見所遇的每一個神奇時刻,讓體驗者更近距離的感知海洋的神奇與趣味。設計師將鯨魚的形態通過金屬與亞克力的形式呈現,五彩繽紛,如夢似幻,鯨游水中,忽而嫻靜沉穩,忽而活潑靈動,追尋容納自由生活與夢想的美好棲息,以此抵達無拘的內心。